Table of Contents:

在描述一个事物的时候,有些时候,从反面描述比从正面描述更为容易。如:若先仔细说清楚这本书不是什么,之后对"它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就不言自明了。

第〇章: 困境(时间恐慌症)

"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分分秒秒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自卑……

但是,生活中明显有另外一些人——尽管数量上并不占优——在用另外一种状态生活。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能有所成就。他们甚至可以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同样的困境,这另外的一些人究竟是如何保持从容的呢?

结论: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时间、管理或时间管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历过反复筛选的。尽管很多知识和观念是被灌输的,但知识的持有者对"被灌输"这一事实往往毫无察觉,就算察觉,也可能拒绝承认。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会被轻易糊弄

第一章:醒悟

介绍心智概念,强调其重要性。
人类能将自己的思考作为思考对象的能力被称作元认知能力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要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或巩固、或调整、或否定、或重建……
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要摆脱自己在心智上的懒惰
心智真正成熟的人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做到无须亲自经历,仅凭思考就得到深刻的体会。
用自己两个例子说明心智的重要性:1.小学暑假计算机班,2.盲打

第二章:现实

1.速成绝无可能

为何浮躁?
第一个原因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
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
第三个原因,在这漫长的 30 年里,由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浮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根据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布兰奇弗劳尔的调查结论,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满意程度和其年龄分布可以连成一个U型曲线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其自身的满意程度从15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这大抵是不再无知无畏造成的。从那时起,一个人慢慢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微不足道,进而开始在所谓的理想和扭曲的现实中拼斗、挣扎,直到45岁左右才渐出苦海,曲线开始上扬。这就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智,观察、感受、思索、理解、实践、回顾,直至恍然大悟或者误入歧途的时间——30年。

2.交换才是硬道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速成不可能,那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字:换。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本质上看也是这一个字,换。
最初每个人都一无所有,而后通过各种手段,或努力、或投机、或勤奋、或取巧,换取能够拥有的东西——无论手段如何。

3.完美永不存在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
完美的事物根本不存在的,过度最求完美只会徒增自己的痛苦,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接受不完美吧

4.未知永远存在

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是我们永远做不到。
大部分人都多少有钻牛角尖的习惯,只是程度不同——因为对未知的恐惧早已根植在人类的基因中。人们害怕未知,一切未知的、不可知的因素都会严重威胁人们的安全感。
学习的一个特性"过早引用",也是它的难度为:"第一章的内容需要在掌握后面某一章的知识之后才能深入了解",这几乎是所有高难知识体系的普遍特征。也就是说,在第一章,我们会有无数疑问,可这些疑问以当时的知识是无法全部解决的,需要我们继续学习,用接下来获得的知识解释今天的疑问。这就是那些爱钻牛角尖的人最终常常吃亏的重要原因——他们总是想"马上解决当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钻牛角尖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还有在某个地方绊住你。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
可以把未知的东西记录下来弄一个list,等过段时间再来审视一下看以现在的自己是否能把问题解决。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真正的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6.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的判断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最好时常把自己的一些念头记下来,然后与这几条现实对照,看看它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之后,你会和所有人一样,发现自己常常在不知不觉之间被一些实际上完全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这是正常的。但是,通过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你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他们的影响。

第三章:管理--行动

1.估算时间

侯世达定律: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学英语的例子:单词搞定了还有语法,语法搞定了还有文字逻辑,文章逻辑搞定了还有文章的背景知识。

任务的属性:
* 熟悉的任务:即以前曾经做过的。由于已经做过一次(或多次),所以,你清楚地了解该任务的每一个环节,知道应该如何拆解任务、应该怎样分配拆解出来的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有多少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需要耗费多长时间、哪些步骤需要格外小心……在这种情况下,正确估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是很容易的。
* 陌生的任务: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成为了"意外"。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该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 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该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2.及时行动

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

3.直面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而人的天性就是选择简单逃避困难。不要光捡简单的东西做,要不然是不会提高自己的。

4. 关注步骤

所谓"三思而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的3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细分、拆分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地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大好处。
最好是形成一个详细计划表

每个人都有必要阅读项目管理方面的经典书籍。也许你并没有"项目经理"之类的头衔,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项目经理——自主、独立,是心智成熟的人必有的素质。

5.并行串行--合理的组织任务

如何将任务并行起来以提高效率?
* 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笔写出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对我个人来讲,需要思考的就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 当一个任务比较庞大,需要划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多个子任务的时候,对这些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仔细甄别。甄别后,可能会因此产生若干个行动方案,而针对这些方案可能还需要反复衡量才能找到最佳方案。如那些任务是可以并行安排在一起的

6.感知时间

时间-事件日志转为事件-时间日志
列下自己要做的事件,在时间的维度上查看自己的事件完成的情况。原则是记录并掌控那些时间做了哪些事

7.记录开销

正如理财的时候第一步是弄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一样,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些什么

8.制订预算

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制订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值得的,恰如另一段"陈词滥调"——磨刀不误砍柴工。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

9.计划

10.列表

去去超市的购物列表,会让自己做的事情井井有条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每次我要出门的时候,都要在门口检查自己是否带了手机、钥匙、钱包、水壶……逐一核对过后,才会把门锁上。这就是一个利用核对列表来避免自己因遗漏而浪费时间的例子,前面提到的去超市买东西的例子也是如此。

11.复盘流程(把任务流程化)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以打电话位例
有心人拨打工作电话的技巧:
* 确定对方最可能方便接电话的时间(难以确定的时候先 发短信询问)。
* 在拨打电话甚至发短信询问对方是否方便之前准备好一切计划沟通的内容,作好检查列表放在手边,确保沟通 过程中不会遗漏要点。
* 通话前把重要信息整理成电子文本,在通话中做必要的更新,通话结束后,马上通过电子邮件将备忘发送给对方。
* 若对方没有接电话,则给对方发署名短信告知详细事由, 并做好记录,防止自己遗忘此次沟通任务。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
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
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
而另一些人,总感觉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尚未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
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差异。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无数例证。

12.预演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
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这也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选择和差异。
准备充分的人,常常会有出色的表现,最终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而这样的经验会使他更加坚信提前准备的重要。
准备不充分的人,执行任务时必然表现欠佳,但不管表现多差,他也提前做了一点准备(或者自认为做了一点准备),但这样的经验却会让他觉得准备是没什么用的,至少是没什么大用的,于是下一次他还会采取同样的行动,还会面临相同甚至更为严重的尴尬……
作者举了自己准备讲课演讲的例子,作者之所以"显得"游刃有余,是因为之前做过太多的准备。

13.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第四章:学习

1.效率本质

为什么拒绝学习?
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
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
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千万不要拒绝学习,拒绝学习的人会错过许多经历和许多人生。

2.基本途径

获取更多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
所有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
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就是"试错"。
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但重要得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观察"。"观察"扩展了我们的学习范围。我们依靠观察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正所谓"他人亡羊我补牢"。
对"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神甫认为知识最宝贵,大字不识的爱德蒙却只知道自由最可贵。可是没有知识,精神怎么会自由呢?精神不自由,肉体的自由又算得了什么呢?精神的自由是谁也夺不走的。

3.主要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举了达尔文的例子说明正确思考的重要性。"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几乎是我们所能知道的第一个可以跨越几百万年的时间,并彻底摆脱"个体感知"局限去"正确地思考"问题的人。他也使得后来无数的人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一种突破人类个体局限的系统的思考方法——科学方法。

4.经验局限

以猴子拿香蕉被水淋,然后被别的猴子打为例说明经验的局限性。
我们已经触及所有学习过程(或者说知识传递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经验主义。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是经验主义者,原因就是前文已经提到的:所有的人获取知识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经验"在一定的层面上是适用的,不能否定它的重要价值,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局限。
* 个体的经验有限
摆脱自我经验局限的难度有时是无穷大的,即很多时候我们根据自身经验完全无法想象他人的体验究竟是什么样的。
* 群体的经验有限
个人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会为恐惧;而群体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疯狂。
*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人们常说"经验宝贵",然而在某些时候,所谓的"经验"恰恰就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甚至是我们进步时可能遇到的、稍稍出点差错就无法逾越的鸿沟。
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沟通障碍本质上几乎都是由于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的经验相悖的知识或信息造成的。

5.自学能力

第五章:思考

1.勤于思考

两种思考的方式:
在工作岗位上,有些人像顶着一颗榆木脑袋一样,只做领导要求做的事情,但往往连被要求做的事情都做不好。很多时候,这些人并不是偷懒,而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回避思考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他们的行为模式——他们根本想不出该干的是什么,所以只求把领导交代的任务完成以保饭碗。可是,他们甚至连该怎么干好那些被交代的任务都想不清楚,因为他们的脑袋从未"用进"、只曾"废退",早就退化成了实心的榆木疙瘩,没什么用处。
而另外一些人(肯定是少数),在接到任何任务之后,都勤于琢磨,思考该任务的目标、实质、意义,再据此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方法。于是,他们会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去做很多领导原本未曾交代的事情,最终,他们不仅能完成任务,还常常有很多意外收获……

Most people would die sooner than think — in fact they do so.
— Bertrand Russell,In The ABC of Relativity,1925,P.166

2.思维陷阱

维基百科上关于谬误的页面 list of fallacies

概念不清

人们为了能够认知、思考、交流,必须不停地创造新的概念。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所谓"脑子混乱"的人,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因为他们构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糙、混乱、未经细分与整理的,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糙、混乱、无法理顺的。比如,"不恰当比较"、"无关类比"是很常见的逻辑错误

反例
* 不知道目标计划之间区别的人,意识不到自己可能会因为死守计划而最终无法达成目标……
* 不知道"政府"与"国家"之间区别的人,往往难于沟通——轻易不要与之交流,否则你可能会因此麻烦不断、祸患无穷……
* 不知道"上学"与"学习"之间区别的人,其中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有博士学位就瞧不起中专毕业的人,另外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而憎恨那些有博士学位的人……
* 不知道"一个人"与"一个人的看法"之间的区别的人,要么可能迷信权威,要么可能把自己当作绝对权威……
* 很多学生讨厌历史课,其实只是没弄明白"历史"与"历史书"之间的重要差异……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最好先去读一下该学科的发展史,这是最好的起点。可惜,大多数人一直讨厌历史…
正例
* 华盛顿等人想明白了"三权"是可以分开的,造就了今天的美国;
* 邓小平弄清楚了"政治"与"经济"是可以分开的,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 有程序员琢磨出"内容"与"表现形式"是可以分开的,于是,在"超文本标记语言"之外有了"层叠样式表",整个互联网随之改变……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不希望一切都是简单的呢?可现实往往就是复杂的
很多人接受过逻辑训练,也依然常常掉进逻辑错误的陷阱,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本质上就是不现实的人。所有"仓促的结论(hasty conclusion)"、"仓促的概括(hasty generalization)"、"过分简单化(over simplification)",从根源上来看,都是由拒绝接受不确定性造成的。所有的粗暴二分法(false dichotomy)也是拒绝接受不确定性所造成的结果,犯这种逻辑错误的人,往往暗自希望自己的二分法能够概括一切情况,却在不知不觉间把不确定的因素排除在外。

3.因果关系

人类的思考离不开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人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因果关系无所不在,而大多情况下事实也确实如此。可问题在于,因果关系分析往往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人们也常常由于因果关系分析错误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且不自知,进而莫名其妙地做出错误的决定,走上错误的路。走在错误的路上,时间越久,效率越高,结果越可怕。

基础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比如针对"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4个层面去审视:
*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 A和B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我能想到的最夸张、最误导人的把互为因果的关系谬解成因果关系的例子,是教科书中的一个观点: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它的意思是,如果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那么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内因。即使外因有作用,也是通过内因引发的,所以,根本原因还是内因……
可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外因会影响内因,内因同样会影响外因。它们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双盲测试

尽管很难用"双盲测试"检验教学手段,但这种思考模式仍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审视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的理论依据。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无论是什么学习方法,都可能有⅓的人由于安慰剂效应而宣称自己确实受益(注意,他们无意欺骗,他们是真诚的)。很多人宣称某种学习方法神奇,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确实看到了很多的"成功案例",却没看到或者忽略了更多的"失败案例"(他们同样并非故意)

自我验证预言

自证预言几乎无所不在,它也使因果分析变得更为复杂:自证预言实现的那一瞬间,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原因竟然"无中生有"变成了真正的原因。
这些年我见证过的惊人最甚、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自证预言实现发生在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中国学生之所以最终未能掌握英语,其实就是自证预言的实现。
小结
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所谓的思维缜密,其实并非常人想象得那么高不可攀,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做到并不难。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无非两个:第一,习惯性拒绝思考;第二,不懂得如何思考。而前者往往是由后者长期作用造成的。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甄别能力突飞猛进。

4.逆命题

原命题:吸烟的人都很酷。
逆命题:很酷的人都吸烟。
我也想酷,所以,我要吸烟。
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5.举证责任

甲:我要……
乙:那么做有什么好处?
甲:呃……那你说,有什么坏处?
乙:……
甲:那就这么定了!
(甲究竟要做什么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甲的眼里,乙"哑口无言"就是甲的胜利。)

甲:有人能活200岁以上!
乙:……扯淡,我还真没见过活过200岁的!
甲:你没见过就没有啊?你必须找遍全世界才能证明确实没有(举证的难度还是不可能的)!

在第一个例子中,甲声称要做某事,那么,"证明那么做是有好处的"这个责任应该由甲来承担,而不是由乙去"证明那么做有什么坏处",或者"证明那么做确实一点坏处都没有"。即便乙真的证明了"那么做确实一点坏处都没有",也并不能证明"那么做真的有什么具体的好处"。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说理之时,针对某一论点,对立双方的举证难度并非总是对称的——事实上,几乎总是不对称的。有时候举证的难度还是不可能的。

6.案例局限

爱迪生的"案例"只能告诉我们:爱迪生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但是,这个"案例"无法证明:一个人只要跟爱迪生一样"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就可以获得与他一样的成就——明显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利用案例来说明道理,可是,在使用案例说明道理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7.对立论证

人们可能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换句话说,用同样的论据证明截然相反的论点。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是,工作中总有一些人抱怨老板或者上司愚蠢。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这也是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往往是别人要求他们做的。在任何一个部门或团队里,上司做的事情全都是显性的,是所有下属或者成员都看得见的;而下属之间、成员之间往往并不清楚对方正在做什么。于是,下属们更容易"共同"看到上司的缺点。
钱钟书先生有一段很有趣的描述:"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8.张冠李戴

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好像还有那么一批人热衷于如此操作,因为他们发现这样张冠李戴、胡搅蛮缠竟然非常奏效

9.感悟与道理--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

"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并非所有的"感悟"都不是"道理",但确实在更多时候,"个体经验"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险的,不仅误己,还可能误人。
好心办坏事的,往往都是那些分不清"感悟"和"道理"的人。
经过这些分析,可以知道,有一句话值得牢记: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

10.克服恐惧

"道理都明白,可就做不到"也许是无数人在生命中无数次遭遇的尴尬。
人性中究竟有什么东西如此"邪恶"(这里并非贬义,只表示负面),如此顽固,如此普遍,如此让我们无可奈何呢?答案很简单——恐惧。恐惧又会带来另一个更有杀伤力的品性——懦弱。
思考训练书籍里总是提到阻碍人们正确思考的诸多障碍,比如:
* 我的更好(Mine-is-better)
* 死要面子(Face-saving)
* 拒绝改变(Resistance to Change)
* 顺从多数(Conformity)
* 简单粗暴的分类(Stereotyping)
* 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
* 所有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以及恐惧带来的懦弱。

因为害怕自己的死亡,所以人们宁愿相信存在某个叫做天堂的地方;因为害怕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人们宁愿相信转世投胎、轮回再生;因为害怕强者无疆而又不能面对自己的懦弱与无能,所以人们宁愿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成功者害怕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于是在"分享"成功经验时着了魔一样地夸大自己遇到的各种障碍,同时却对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运气"绝口不提;

11.辅助工具--语言

语言可以影响思考,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
这些纠正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父亲禁止我在任何情况下说类似这样的句子:

……本来(原本)就是嘛!

现在想来,真的要感激父亲,他就那样简单而又"粗暴"地用几个星期的时间使我一生不再使用这样的句式。
这种句式在生活中只有一个用处——找(最后的)借口
长大之后,我曾在一部关于某重大新闻事件的电影里看到报社老板这样呵斥一位刚入行的记者:

永远不要再跟我说"我认为……"了!你的看法关我屁事?我要的是事实……

从那之后,那个毛头小伙就刻意让自己写的句子都用"事实上"作为开头,而为了配得上这个开头,在后面的陈述中他不知不觉真的剔除了很多"偏见"。直到被电影里的这个小细节触动,我才明白,原来在很多领域,有些"思维训练"其实只是需要更改语言习惯
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 ……不一定……
-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 ……看起来像……,可是……
-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
-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而另外一些句式,则要刻意回避。比如这句话:
-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当我们试图批判一个错误立场的时候,即便是在完全正确地批判的情况下,也总是会遇到这样的抵抗,啥事多少都有点正确的地方,但是正确的比例就不一样了。
要是"……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可以成为我们必须拥护,或者不得反对某个立场或观点的可成立的理由的话,我们几乎就必须拥护所有立场、不得反对任何立场了。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这个常见的句子还有一个变体:"我发现……还是很有一些道理的!"唉,那不是废话吗?就算是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里也有很多相当有道理、甚至相当精辟的观点。

再看一个最浪费时间的,也因此必须回避的句型:
* "要是 ……就好了!"

第六章:交流

1.学会倾听--积极主动的去聆听

在了解"应该做什么"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最不应该做的是什么"。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1. 说者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必要信息讲完,尤其是在说者必须展示一个复杂的说理过程及其烦琐但又重要的细节、事实、证据之时。
2. 过早质疑"同样也会造成幻觉——觉得对方的论证不堪一击。可事实总是与此相反。道理很简单,讲者刚刚开始自己的论述时,驳斥他的难度是最低的,于是"过早质疑"的人总会产生自以为是的幻觉,进而落入自我设置的陷阱,同时自我感觉良好。
3. "过早质疑"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它会让听者不由自主地进入排斥状态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人的思考速度是快于说话速度的)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回顾
相对于阅读过程,倾听过程中的记忆难度要高出许多,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返回重读,而在倾听过程中往往需要打断说者才能"回顾"
故而要通过记录来弥补记忆的缺陷
只有记得住要点,才能够理顺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说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如果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所陈述的内容真实性如何"。如果是看法,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的这个看法/意见的根源在哪"。
预期
所谓"预期",其实只不过是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但这个运用"多余"脑力做出的动作却有诸多好处。
首先,它将自动增强听者的注意力;
其次,它有助于正确把握和组织说者论述的内容;
最后,它能使听者"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最后,我们还要养成一个重要的习惯: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我发现哪怕遇到不喜欢的说者和内容(人们往往会因为讨厌内容而讨厌说者,或者反过来,因为讨厌说者而讨厌内容),适度控制自己的反感情绪对获取信息也会有极大的正面作用——既然坐在那里"听而不闻"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除了情绪上的反应,我们在更多时候需要通过逻辑上的反应来实现有效倾听。如果读者足够敏感的话,就能体会出"那你的意思是……喽?"和"那你的意思是不是……?"之间的微妙区别——前者多少有些武断,容易导致误解;后者却只是清楚的确认,没有任何副作用。

2.说与不说

有一个极为常见却又几乎总是被忽略的现象:明明是同样的话,自己说出来就不像那么回事。
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有归属的。
"赶紧睡觉!"通常只有父母对不太听话的小孩子说。
"好好干!"一般是长辈或领导说给新人听的。
"亲爱的"一般不是普通朋友之间的招呼方式…… 没到哪里地位说出来的话也没有分量。
一般来说,我们可能获得的建议是这样的:得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个建议的意思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然而,更为有效的建议尽管看起来与上面的建议差不多,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有时,我们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可还是没有人听得进去。绝大多数人面对这种情况会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愤怒,可事实上,这往往只说明一个问题——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

对于那些能够听得进去并肯认真思考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的人来说,"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标准。有人听,就说明自己所处的状态;话说了,别人却"听而不闻",甚至有(对自己来说意外的)异常反应,就说明自己积累得还不够。积累得不够就接着攒罢。我一直觉得攒人品的说法不仅是有趣的,还是相当精巧的。

3.共生状态

不同的人对相同事情的看法多少都有些差异,然而,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知道这种情况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并不知道自己是谁,它甚至无法把自己与周遭的世界从意识上分离开来。它会以为自己就是一切,一切都是自己。它饿了就哭,哭了就有吃的。于是,它会觉得自己饿的时候全世界都饿,自己痛的时候全世界都痛,自己动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动。心理学称这种状态为"共生"。
第一个原则
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亦可参见瓦茨拉夫·哈维尔先生制定的《对话守则》:
1. 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2. 不做人身攻击。
3. 保持主题。
4. 辩论时要用证据。
5. 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6. 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7. 对话要有记录。
8. 尽量理解对方。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讨论的对象。就算对方不依不饶,我们也应该回避回避再回避,因为任何接下去的过程都已经不再是"讨论",而更可能是仅仅为争而争的"争论"了。
这种争论的害处很多,比如浪费时间,比如影响情绪,比如把对方变成敌人,比如失去更多朋友……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因为我们也已经不再是"讨论者",而更可能只不过是一个为争而争的"争辩者"罢了。
第二个原则
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难以跨越"自以为是"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整个过程充满了曲折。
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退出讨论。因为,只要他们存在,讨论就不再是讨论,也不会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果,继续下去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我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到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时间、有责任、有义务教会他们"想明白"的本领,甚至带他们跨越那道难倒大多数人的障碍,这任务几近不可能完成。
首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心智成长都是自己的事情,并且只是自己的事情;
其次,这是几乎每个社会都想系统地完成却从来没有成功完成的事情(因为每个社会中总是存在着另外一股强大的阻挠力量);
最后,我们也应该考虑自身的安全,即不要被"吸血鬼"咬到,甚至最好都不要被他们看到。

第三个原则
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对任何事实,每个人都有看法,这话不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句话就是非常扯淡的了——对很多人来说,那看法究竟是不是他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大多数人根本不思考,而少数肯思考的人的大部分又不懂得如何思考,所以,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环境的产物而已。很多时候,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
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看法,基本上都是被灌输的,只不过对他们来说,那些"想当然"的看法早已与他们共生多年,不分你我。
他们误以为很多想法是自己的,殊不知他们是隶属于那些想法的。

4.正确复述

如果甲与乙两个人需要沟通,过程是:甲将他的想法用他的语言表达出来(即"编码"),乙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甲的语言(即"解码"),然后反过来再次进行。此过程可能重复数次。
不同人的"编码/解码"机制常常也不相同。每个人的"编码/解码"机制都是依靠长期积累获得的,而且深受环境的影响。比如,在一些地域,人们普遍认为"慷慨大方"是褒义词,"精于算计"是贬义词;而在另一些地域,人们普遍认为"精于算计"才是真本领,"慷慨大方"可能往往是智商不够的表现。如果分别来自这两个地域的两个人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差异,就算他们使用的语言相同,沟通的结果也难免扭曲。
应该自觉避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肯定理解对了。我们不妨套用以下句式进行验证、反馈:

"你的意思是……,是吗?"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沟通中的"接收者"使用的句型与刚刚使用的略微不同,他们说的是:

"那你的意思是……喽?!"

而后不等对方有所反应,就(群)起而攻之。这样的"接收者"——
或者出于无心,因为他们不曾仔细研究沟通的过程,不知道还应该有一个"验证机制"存在才可以保证沟通的有效;
或者居心叵测,利用对方表述的漏洞;
更有甚者,干脆用"莫须有"的手段(这是一种逻辑谬误,叫做"稻草人谬误")。

5.勤于反思

第七章:应用

1.兴趣

经常有学生向我表示他对目前的专业没兴趣——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某某专业。然而,事实果真这样吗?不客气地说,在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
首先,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跑调的人通常不大喜欢与朋友一块去唱歌;牌技差的人往往不情愿被叫去补缺;不擅交往的人通常开会的时候选择坐在角落……
其次,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其他事情。可事实上,出现这种感觉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也还没有在那件事上遭受挫折而已。

没有兴趣和做的不好往往互为因果
综上所述,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是买来一架钢琴或者一本书就可以的。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还要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说来说去,是顺序出了问题: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人们总是搞错顺序,并对这样的错误毫不知晓。虽然并非绝对,但完成大多数事情,确实都需要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能擅长;擅长了,自然就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了,兴趣就浓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进入良性循环。可同样的,做得多,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所谓"没兴趣",往往不过是结果,如果将它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的惩罚就是大量时间白白流逝。

2.方法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相对于坚持,方法有多重要呢?很多时候,哪怕说"方法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实也不是特别过分。

3.痛苦

尽管情绪有很多种,但最需要控制的大概只有一种——痛苦。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抹杀人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
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所面临的痛苦其实并没有自己感受到的那么强烈,我们就很容易——或者起码是比较容易——忍受那些痛苦。我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即使我再痛苦,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我肯定还不是最痛苦的人。我会想到几个人,然后再问自己:"你比他还痛苦吗?"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能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会几近自动消失,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
我们不必过分害怕痛苦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如果一个人的大脑不具备这个功能,他的生活将会多么凄惨!正因为人类大脑的这个功能,上了岁数的人往往会产生怀旧情绪。
但是,如果不对这种功能加以控制,我们就会遇到尴尬——"反复重犯以往错误"的尴尬。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很简单却非常有效的办法。
一个办法是,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
另一个办法是,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客观地说,我们面临的所有尴尬,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造成的,所以,没必要找借口,没必要抱怨别人,没必要认为这世界就对自己一个人不公平,要记得"你并不孤独"——肯定还有其他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只要我们认为这个事件没那么值得痛苦,大脑就很难主动遗忘这个事件

4.比较

在很多人眼里,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比较的产物,归根结底就四个字:"高人一等"。容貌再好一点,能力再强一点,积蓄再多一点,粉丝再广一点,权利再大一点,地位再高一点,人脉再厚一点……欲望是无限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可人们"想要拥有未曾拥有过的物质或者资源"的强烈愿望,从未减少过哪怕一点点。
被基督教定义为"七宗罪"之一的"嫉妒"也是这样产生的。嫉妒源于对自己和他人之间差异的扭曲理解。大多数人一生无法摆脱由比较而产生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大坑。再干脆点说,比较就是陷阱。

另一些人也看透了这一切,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坦然接受。他们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须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接着,他们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那些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上——当然,这同样要付出很多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和幸福也同样很多,只不过它们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无数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能获得的快乐和幸福,而他们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
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5.运气

从理性角度出发,我们能体会的所谓的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
一定要想清楚并牢牢记住: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6.人脉

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可如果某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也就会慢慢无疾而终。
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资源数量或者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容易产生。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多年前智商平平的我不是很容易能想明白或者轻易预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认为是优秀者。
如果有一天,某个人经过长期的积累,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他必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他所遇到的人将来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层面和意想不到的方向,而他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索取者",他扮演的将是"乐于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更何况这个人是被我们找来提供帮助的。
特别澄清一下,我并不是说,我们从此就不用关心自己身边的任何人了,或者说从此就无须与任何人打交道了。与人交往也是一种需要学习,并且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实践的技能。我只想提醒读者:别高估自己,误以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妥善地处理与身边所有人的关系。
我由此领悟,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自卑

8.灵感

素材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就可以积累很多原本甚至想象不到的素材——惊喜连连。

素材是如何积累的更好更多,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对素材、例子有敏感性,当遇到一个的时候可以把它放到自己对应的已经预先设置好的标签中。那些博学之人不见得是在"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将其写出来的,他们很可能是为了写出来才去搜索、积累,并发现了那些令我们惊奇的内容。
举例李敖的读书方法,读完一本书会把这本书大卸八块,然后分类整理到自己的素材库里。

9.鼓励

看清这些后,我做了个决定:从此鼓励身边所有的人,哪怕他并不是我的朋友。支持我这么做的另一个理由也来自我的观察。我发现,敢做惊天动地的事情的人,不仅是少数,还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所以,鼓励一个人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10.效率

每个人都想提高效率,可奇怪的是,那么多所谓的"专家"怎么会常常忽略一个很简单又很明显的事实:没有任何机器可以一直用100%的功率运转,人也一样。
记住,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地有效率。
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要留出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使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精力,在良好的状态下做更多的事情。一个人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
如果一个人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那么他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如果一个人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享受欢乐上,那么他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每个人都不相同,有些人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上获得更多的乐趣,有的人则会在生活琐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

11.节奏

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无法坚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经常看到学生的计划表上写着"每天背200个单词"、"每天写5篇英语作文"之类的内容。这种强度和节奏,对刚起步的人来讲,只不过是"貌似可行"而已。在一个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12.物极必反

13.相信积累的力量

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证明自己"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很多人实际上是挣扎着想"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殊不知,"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出色的,那么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

为什么一个人明明比身边的人强,却得不到认可呢?
首先,很可能只是他"觉得"自己比身边的人强而已。

我常常劝告身边的朋友,不用花心思和时间去想办法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
如果你想不开,一定要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那就听我的劝告,记住一件事: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可是,你是否知道,当你最终竟然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很多的时候会面临什么境遇?哈哈,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你身边的人不再在这方面跟你比了,他们会自动转向,跟你比你不如他们的地方!还别说,事实上他们这么做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根据木桶理论来看,某一方面并不能决定全部。

长久的观察和思考,有益于锻炼自己心气平和的能力,反正别人如何认为、如何评价、如何议论根本没办法影响一个人所处的状态。但是,一旦某个人开始为此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甚至为此做出一些无聊的举动,那么他就不仅是倒霉,而且是可怜了,因为他已经被别人左右了。被别人左右,是一个人相当可悲的状态之一。

举一个很重要的例子:"怕麻烦"就是一种害死人的坏习惯。
学习效果差,就是因为"怕麻烦"而造成了疏漏;
工作成绩差,也不过是因为"怕麻烦"而偷懒导致。
甚至,可以说,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多人生活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在做关键决策时因为"怕麻烦"而产生了失误……综上所述,无论做什么事儿,要是怕麻烦就废了。因为麻烦就是麻烦,它不会因为谁怕它就饶了谁,也不会因为谁不怕它就躲开谁。麻烦无所畏惧,麻烦化身无数,麻烦无处不在。想要做成事,必须不断解决麻烦。